http://www.5alw.com- 我爱论文网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资讯通告:我爱论文网改版完成,推出期刊版块。毕业论文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论文网 >> 论文考试 >> 毕业论文 >> 会计毕业论文 >> 审计论文 >> 正文

浅谈对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有效性研究

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3-28

 

  为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证监会和原国家经贸委于2002年初联合颁布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明确指出上市公司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董事会中设立审计委员会。按照该准则的规定,审计委员会所履行的职责,主要包括提议聘请或更换外部审计机构、监督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及其实施、负责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沟通、审核公司的财务信息及其披露、审查公司的内控制度等。理论上讲,上市公司交由外部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财务信息是经公司审计委员会审查后的,审计委员会要对这些财务信息的真实性负一定的责任,外部审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信赖审计委员会的审查。截至2004年,我国已有633家上市公司成立了审计委员会(吴水澎、李斌,2006)。那么上市公司的审计委员会究竟有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外部审计能否信赖上市公司的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的存在能否显著减少外部审计的工作量与审计成本?这些都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将从外部审计收费这一间接角度考察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有效性。
  
  一、文献回顾
  
  学术界对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的研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从审计委员会的内部构成出发,考察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专业性、权威性以及勤勉程度等特征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即研究有哪些因素影响了审计委员会的治理效率;另一类将审计委员会视为一个整体,分析审计委员会的设立所产生的经济后果,即设立审计委员会后对诉讼、盈余管理、财务报告质量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市场反应等,而从这些因素出发也可以研究审计委员会的治理效率,例如设立审计委员会后财务报告质量的提高就表明审计委员会是能发挥一定作用的。本文的研究就属于这一类。
  对于审计委员会与审计收费问题,夏文贤和陈汉文(2006)进行了很好的总结。从逻辑上讲,关于审计委员会与审计收费的关系,存在三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审计委员会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质量要负一定的签字责任,出于自身风险的控制,往往需要更高质量的外部审计服务,或扩大外部审计范围,从而增加审计收费。相关研究表明,审计委员会的存在会导致外部审计收费的增加:审计委员会往往说服管理层聘任具有更高专业能力和声誉的外部审计师(Kunitake,1983;Eicheneher and Shields, 1985;Abbot and Parker,2000);审计委员会往往需求现任外部审计师提供更多的审计服务,如扩大其审计范围等(Simunic and Stein,1996)。
  另一种可能是,审计委员会有助于审计收费的下降,主要原因是审计委员会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重要机构,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公司的财务报告质量(Walker,2004)。审计委员会的职责范围不只局限于选择外部审计,而是对财务报告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包括监督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及其实施,以及审查公司的内控制度等,这都增强了公司内部控制的可靠性。公司内部控制机制是外部审计师确定控制风险水平和审计范围的重要基础,从而是审计收费的重要影响因素(Wallace,1989;DeZoort,et al.,2002)。Knapp(1987)发现,当审计过程中出现争端时,审计委员会更可能支持审计师,而不是公司管理层,支持的程度与审计委员会的成员构成有关。Klein (2002)发现,当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降低时,这些公司的可操控性应计显著增加;Xie等(2003)也发现审计委员会中外部董事所占比例越高、至少拥有一名财务专家或公司明确规定审计委员会对财务报告与外部审计的监督权时,公司进行激进型盈余管理的可能性越低。这些研究说明,审计委员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司盈余被操作的可能性,从而降低了审计风险,最终降低了审计收费。
  还有可能是,审计委员会对审计收费上述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会相互抵消,使得审计委员会对审计收费的影响总体上不显著(O' Sullivan,1999)。但是,也有一些人认为存在这种不显著关系的原因是审计委员会公司治理的无效性。Menon 和 Williams(1994)的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的成立只是表面上的,成立审计委员会并不意味着董事会实际上依赖审计委员会来提高其监管能力和股东的管理控制。Kalbers 和Fogarty(1993)等也认为,有关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的证据是有限的。既然审计委员会是无效的,那么也就不能推断外部审计能够信赖审计委员会的存在,从而降低审计收费。
  国内学者也对审计委员会的有效性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关于审计委员会与审计收费的关系,李补喜、王平心(2005)的研究表明,审计委员会的设立与审计收费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他们认为审计委员会为加强内部控制、降低审计风险等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但处于起步阶段的审计委员所起的作用仍然有限。夏文贤和陈汉文(2006)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影响审计收费的其他因素后,无论从变化方向和变化数量上,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与外部审计师变更时审计收费的变化之间都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说明从外部审计师的角度看,审计委员会的设立降低了外部审计的控制风险。陈汉文等(2004)对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所进行的案例研究也表明,审计委员会加强了内部审计的作用。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还处于不成熟阶段,还未建立完善的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责任机制,在这种背景下对审计委员会的有效性及其治理效果的研究,对于我们正确了解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治理的状况、决定其有效性以及治理效率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制度,提高公司治理绩效,有着积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要考察的问题有三个:相对于没有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设立的当年是否对审计收费产生了显著影响?审计委员会设立前后,上市公司的审计费用是否减少?审计委员会是否有显著的治理效率?
  二、研究设计
  
  本文的研究主要考察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前后,外部审

[1] [2] [3] [4] 下一页


“浅谈对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有效性研究”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著名出处。  
Tags:审计风险,审计研究,公司治理  
责任编辑:chenxiaofeng
  • 上一篇论文:
  • 下一篇论文: 没有了
  •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 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