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5alw.com- 我爱论文网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资讯通告:我爱论文网改版完成,推出期刊版块。毕业论文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论文网 >> 论文考试 >> 毕业论文 >> 计算机毕业论文 >> 计算机网络 >> 正文

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及相关技术毕业论文

作者:陈小锋    论文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2-2
script> 个交换对象,那么他就要维护N个私有密钥,对称加密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双方共享一把私有密钥,交换双方的任何信息都是通过这把密钥加密后传送给对方的。如三重DES是DES(数据加密标准)的一种变形,这种方法使用两个独立的56为密钥对信息进行3次加密,从而使有效密钥长度达到112位。 非对称加密/公开密钥加密 
     在非对称加密体系中,密钥被分解为一对(即公开密钥和私有密钥)。这对密钥中任何一把都可以作为公开密钥(加密密钥)通过非保密方式向他人公开,而另一把作为私有密钥(解密密钥)加以保存。公开密钥用于加密,私有密钥用于解密,私有密钥只能有生成密钥的交换方掌握,公开密钥可广泛公布,但它只对应于生成密钥的交换方。非对称加密方式可以使通信双方无须事先交换密钥就可以建立安全通信,广泛应用于身份认证、数字签名等信息交换领域。非对称加密体系一般是建立在某些已知的数学难题之上,是计算机复杂性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最具有代表性是RSA公钥密码体制。 
     RSA算法 
     RSA算法是Rivest、Shamir和Adleman于1977年提出的第一个完善的公钥密码体制,其安全性是基于分解大整数的困难性。在RSA体制中使用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到目前为止,无法找到一个有效的算法来分解两大素数之积。RSA算法的描述如下: 
   & nbsp; 公开密钥:n=pq(p、q分别为两个互异的大素数,p、q必须保密) 
     e与(p-1)(q-1)互素 
     私有密钥:d=e-1 {mod(p-1)(q-1)} 
     加密:c=me(mod n),其中m为明文,c为密文。 
     解密:m=cd(mod n) 
     利用目前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理论,分解2048bit的大整数已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及相关技术毕业论文”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著名出处。  
Tags:计算机网络 ,安全技术, 计算机网络论文  
责任编辑:chenxiaofeng
相关论文列表
没有相关论文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 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