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从预算会计的实用范畴看,相称于国外的政府会计。自1998年实行新的预算会计制度以来,我国的预算会计环境产生了重大变更,我国以增强和标准财政管理为核心,在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包含编制部门预算、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履行政府洽购制度等。改革的实施使预算会计制度在核算 内容 上呈现了许多新情况,本来的核算内容及核算 方式 已不能适应新的变化,急切需要对预算会计制度进前进一步修正和完美。另外,从政府会计改革的趋势看,因为我国预算会计仍采取收付实现制,与国际通行做法存在较大差别,在履行中也裸露中一些深档次的问题。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使财政资金的流向发生了重大变化,如预算单位用于发下班资、购建固定资产、购置材料及服务等所需要的财政资金不再由财政通过主管部门拨入用款单位,而是由财政部门从单一账户或采购专户按规定程序直接拨入职工工资账户或直接拨付给提供商品或服务的供给商,行政、事业单位收到的财政资金不再表示为货泉资金,而是一方面表现为收入的增加,另一方面表现为用度的增长(如工资支出等)或非货币性资产的增添(如存货、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等),这就需要对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的核算内容进行相应的修改。同样,在财政总预算会计中,也要核算和反映这一资金流向的变化。只管财政部已针对改革试点情况在预算会计制度中作了一些相应的修改,并制定了试点核算办法,然而,该方法仅适用于中心试点单位,不适用于地方财政和所属预算单位, 目前 ,各地域均在开展财政支出方面的改革试点,如“集中核算”、“集中支付”等情势,由于我国实施的是全国同一的会计制度,而试点办法又没有统筹处所做法,不利于各地开展会计核算。另外,由于尚未冲破收付实现制基础,试点措施也不尽完善,例如,在采购材料物资过程中,可能出现不同的情况,有的材料物质已到,但发票账单未到;有的发票账单已到,但材料物资未到;有的可能采用一次付款方法;有的可能采取分期付款方式,等等。这样,在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上遇到的问题是何时确认购入的资产?购入资产按什么金额入账?在总预算会计上碰到的问题是何时确认财政支出?支出按什么金额入账?在收付实现制下,行政、事业单位只能在实际收到拨款单据时按拨款金额确认和计量购入的资料物资,如果采购进程跨年度,则不能完整反映该项经济业务活动;在收付实现制下,总预算会计只能在实际拨款时按拨款金额确认和计量财政支出,如果在年末时,采购已基础完成,但款项尚未付清,或按照采购合同须扣留局部保障金,则在年末会形成财政资金结余,这种会计处置不能真实反映预算执行情况。
1、现行预算会计不能真实、完整地核算和反映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后涌现的新业务
2、现行预算会计不能为编制部门预算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
3、现行预算会计不能全面、完整地揭示政府债权的真实信息
近年来代写毕业论文,我国实施踊跃的财政政策,发行了大量的国债我爱论文网,我国还从世界银行等国际 金融 组织及本国政府借入了相当数量的外债,这些债务均为政府的事实负债,应该在财务会计讲演中予以反映。但是,现行预算会计不能提供这方面的完整信息。由于现行预算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财政支出中只反映当期实际的还本付息数,但不能计提利息支出,政府的负债只反映当期本金数,没有反映应由本期累赘、当前年度偿付的本钱数。在我国的一些西部地区,地方政府欠发工资问题并没有基本解决,这些敷衍未付的工资也没有在预算会计报表中反映出来。另外,一些地方政府为 企业 提供担保等事项时有发生,这些或有事项形成的或有负债也没有予以充分表露。在收付实现制下,政府的这些债务被“暗藏”了,不能真实地反映政府的财务状态,夸张了政府可安排的财政资源,造成虚伪均衡景象,不利于政府有效监控财政危险、评估财政状况,对财政经济的连续、健康运行带来隐患。
从名义上看,编制部门预算仿佛与预算会计没有大的关联,但从本质上看,预算会计信息是编制部门估算时的一个重要根据,是编制部门预算的基础。我国的预算编制正在以“零基法”代替“基数法”。在传统的“基数法”下,依照基期年的支出基数简略地加上一个增加比例断定各部门的支出指标,因此,在决议时不须要过多的会计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会计核算基本存在的弊病也没有浮现出来。但在“零基法”下,所有从“零”开端,重要依据各部门的职责、占用的经济资源、职员装备等客观因素来肯定资金应用额度,因而,编制“零基预算”,除了有核定编制、制订尺度定额等相干配套制度外,摸清各部门的“家底”、充足懂得各部分资源占用和使用情况,存在非常主要的作用,假如不牢靠的会计信息,就无奈编制“零基预算”。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长期以来在使用预算资金、发展公务运动中构成并占有大批的屋宇、建造物等固定资产,很多事业单位如科研、高校、 病院 等单位还领有相称数目的股权投资。因为我国的预算会计主要着重于财政资金的收支核算,对各单位占用的大量长期资产关注不够,固定资产的建造跟使用在治理上脱节,先由建设单位实现基建义务,名目竣工后再由建设单位移交资产使用单位。固定资产的建造并不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账簿中登记和反应,只有办理竣工验收交接手续后方可予以登记。在实际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因基建造成的固定资产存在登记不迭时、甚至不入账等情况;即便已入账的固定资产,按现行轨制划定不计提折旧,无法反映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虚增了资产价值。行政、事业单位长期资产的核算存在账目不实、资产虚增等问题,不能实在、完全反映各单位占用的经济资源及使用情形,难认为编制部门预算供给明白的“家底”。
一、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存在的问题
“试论我国估算会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著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