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比较与评析
世界上很多国家(地区)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名称、性质是多种多样的,不少国家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多少经变动。
在美国,会计准则传统地由民间组织制定。1938年,美国执业会计师协会(当时称“美国会计师协会”)属下的会计程序委员会开端颁布会计原则。该委员会1959年为美国执业会计师协会属下的会计原则委员会所代替。1973年,一个绝对独立的机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成立,承当起公布会计准则的职责。
(1)英格兰与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从1942年到1969年发布了一系列类似美国执业会计师协会《会计研究公报》的指南。这些指南称为《会计原则推举书》,成为最佳会计实务指南。1970年由英格兰和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组建成立了会计准则委员会
代写毕业论文,作为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同年下半年苏格兰特许会计师协会、爱尔兰特许会计师协会参加该团体。1971年和1976年先后又有三个会计职业组织成为该团体成员。1976年当前会计准则委员会始终作为会计团体咨询委员会的结合委员会负责英国会计准则的制定。1990年,一个新的独立机构?会计准则委员会宣布成立。该委员会正在实行一项新的准则制定规划。
(2)在日本, 企业 会计原则最初是由日本 经济 安宁本部企业会计轨制对策调查会拟定,于1949年发布的。后经大藏省企业会计审议会四次订正,最后一次修订于1982年4月。企业会计审议会亦译为企业会计评议会
毕业论文,是日本大藏省的一个咨询机构。
(3)在我国香港特殊行政区,会计准则是由香港会计师公会制定和发布的。传统的香港会计准则是根据英国的会计准则制定的,由于其 法律 背景相似(4)我国 台湾 一个会计咨询组织?会计 问题 评议委员会于1971年4月30日制定通过了《普通公认会计原则》,1982年转由台湾会计师公会财务会计委员会公布,后来财团法人(台湾)会计研究 发展 基金会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又于1984年10月18日对其进行了修订,作为《财务会计准则公报第且号?正常公认会计原则汇编》。台湾财务会计准则公报第1-5号,由台湾会计师公会财务会计委员会公布、由财团法人台湾会计研究发展基金会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修订。台湾财务会计准则公报从第6号起,均由财团法人(台湾)会计研究发展基金会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公布,到1997年6月20日已公布了27号财务会计准则公报。
(5)我国会计准则由财政部制定。1988年10月财政部会计司成立了会计准则课题组,就制定 中国 会计准则的可行性和中国会计准则的框架进行了大批的研究,并负责中国会计准则的研究和起草。1998年10月成立了会计准则委员会,作为财政部会计准则制定工作的咨询机构。
从上述国家或地区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资料 分析 ,无论是从纵向察看或是从横向比较,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名称逐步趋向为“会计准则委员会”。
然而,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性质并未趋势一致,依然有三品种型:民间组织;半官方组织;官方组织。美国、英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是较为典型的民间组织;日本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是较为典型的半官方组织;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是较为典型的官方组织。从以往的研讨文章中,仿佛给人一个印象:民间组织拥有超然中破的特点,官方组织不可能具备超然中立的特色,好像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应趋向民间性质为宜
论文代写。
笔者以为,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是民间、官方、仍是半官方并不是问题的实质。在制定机构、制定人员、制定程序、实用规模四因素中,决定会计准则质量的主要因素应当是制定人员和制定程序。固然不同的制定机构对制定人员的取舍和制定程序进而对会计准则的取向会发生影响,但其影响相对制定人员、制定程序来说是次要的、间接的。个别而言,官方性质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其威望性较高,发展工作的前提较为优胜,会计准则与相关法规轻易协调,实施力度较强。民间性质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与会计师执业团体关系亲密,其自在度较大,其权威性需要较长时间才可能形成,实施力度相对较弱。半官方性质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有利于沟通政府与民间的关系,假如处置切当,可兼收并蓄官民两者的上风,否则,也可能“两头落空”。
必需指出,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民间、半官方、官方性质并不重要,主要的是能否沟通政府与民间的关联,能否和谐各方好处,能否接收相称数目具有较高素质和代表性的专家,是否制定与遵守迷信的制定程序。
二、会计准则制定人员的比拟与评析
不同国度、地域、组织的会计准则制定职员的形成、层次诸方面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着较大差别。对于会计准则制定人员的范畴存在不同的口径、不同档次,国际会计准则的制订人员最为典范。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理事会负责批准国际会计准则和征求意见稿,它由13个国家的会计专业团体的代表以及最多不超过4个利益相干的组织的代表组成。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筹划小组成员来自财务会计和财务呈文方面的专家。每一届筹划小组的主席都由委员会的代表出任,除主席外小组通常包括至少3个其他国家会计机构的代表,还包括其他组织如咨询小组的代表。筹划小组的职责是:帮助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复核、剖析和起草国际会计准则。
在我国台湾,因为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变动,其人员也随之变更。台湾会计师公会财务会计委员会和会计研究发展基金会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这两个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履行长均由雷同的人担负,委员中约有一半的人同是两个委员会的委员。此外,两个委员会均有若干名顾问。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成员包括执业会计师、政府代表、民间集团代表及学者专家等,均为兼职。
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
职称论文,从1988年财政部会计司成立会计准则课题组,到1992年底发布《企业会计准则》这段时光由会计司会计准则组的人员详细负责,后来扩展到会计司专业技术人员。
从上述资料分析,只管会计准则制定人员的构成情势多种多样,但其人员构成具有专业性。代表性、层次性等共性。制定人员的专业性,是由会计准则的科学性与技术性决定的。会计准则的科学性是会计 理论 科学性的 天然 延长。会计确实认、计量与报告有许多 办法 与技术问题,对其评估与挑选,长短专业人员不可能胜任的。
制定人员的代表性,是由会计准则的桥梁位置决定的,同时也是由会计准则客观上波及各方利弊关系决议的。正如有学者指出的会计准则是会计实践通往会计实务的桥梁,这就决定了会计准则的制定既要有会计理论界的代表参加,又要有会计实务界的代表介入。会计准则既有方式、程序的技巧性评估与抉择问题,又有各方利益的协调问题,为了调和各方利益关系,会计准则制定人员应是各种利益群体的代表。
制定人员的层次性,是由会计准则制定工作 内容 的多样性和会计准则制定程序多步骤决定的。会计准则制定工作包含材料的收集收拾、立项打算的拟订及考察研究、草案与草稿的起草。征询与评议、批准宣布等等。一项准则,从立项到同意出台须要经由多道程序,不同的程序需要不同的人去运作,不同的程序对制定人员的请求尺度也不同。因而,制定人员的层次性是会计准则制定工作的客观要求。
综上所述,各个国家或地区为了保障会计准则的制定品质,应定期或不按期地对其制定人员的专业性、代表性、层次性进行评估,力求精益求精与完美。
三、会计准则制定程序的比较与评析
科学程序是会计准则制定质量的重要保证,有影响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均有明白的制定程序。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一项国际会计准则的程序是:
(1)筹划小组考虑有关的会计问题并制定一份论点提纲。
(2)计划小组收到理事会对论点提纲的评论意见后,草拟一份原则说明书草稿。这份说明书的目标是要树立基础的会计原则,作为起草征求意见稿的基本。说明书中还陈说所斟酌的其他备选措施以及倡议接受或反对接收的起因。
(3)原则解释书草稿经理事会审查修正后,在成员机构、参谋组成员跟其余有关组织中传阅,并收集意见。
(4)谋划小组对所收集的意见加以复议,鉴定原则仿单。再依据准则阐明书草拟一个国际会计准则征求看法稿的草稿。
(5)理事会复议审定的原则说明书和征求意见稿的草稿,经修改后至少要2/3以上委员通过,才可发表征求意见稿。在征求意见阶段(通常为六个月),收集所有有关方面的意见。
(6)筹划小组复议这些意见,草拟出国际会计准则草稿。
(7)理事会复议国际会计准则草稿,经修改后至少要3/4委员通过,方可将准则发表。
(6)香港会计准则的发展进程同国际会计准则的构成过程是类似的。香港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是:
(1)香港会计师公会一旦断定需要制定会计准则,便颁布出草案,以便各有关机构对此作出评价,使得香港会计师公会的委员会可能决定这些草案提议被接受的程度及适合的水平。
(2)草案公布后,根据公家反馈的意见对其进行修改。随后可能还会由公众及专门机构进前进一步的评议,最后正式发布会计准则。委员会仔细考虑各有关机构的意见,最后在研究、大众咨询及细心考虑公布此项准则的效益及本钱的基础上决定此会计准则的终极内容。
(7)我国台湾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是由会计研究发展基金会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组织及办事细则”第七条划定的,其第三款规定“由主任委员将拟定之公报草案及探讨纲领分送各委员及顾问咨询意见后,以本委员会名义公布,公然征求各界意见。但主任委员将视情形需要,召开委员会当时审之”,实际执行时,顾及 目前 委员会委员均为兼职,故均于研究员草拟公报草案并经专案工作小组委员审议后送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三读,以期透过开会时集思广益,使制定的公报更加完善。目前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以二读条文征询意见,三读停止后
?论文,意见函大抵回收结束,即予持续讨论,以作为公报最后定案的 参考 。
我国鉴戒其他国家(地区)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教训,将具体准则的制定程序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方案阶段,包括提出并确定年度拟制定的具体准则名目、具体分工落实到起草小组和起草人、肯定起始时间。第二阶段是研究阶段,包括收集并研究海内外资料和 文献 、懂得国内外实际做法、提出初步论断。第三阶段是起草阶段,包括起草研究讲演、对正式起草准则需要涉及的问题进行全面论证,在此基础上实现具体准则讨论稿和征求意见稿。第四阶段是征求意见阶段,重要是对详细准则征求意见稿组织征求意见、对各方面的意见进行 总结 、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造成具体准则草案。
“会计准则制订模式的比拟研讨”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著名出处。